您的位置:首页 > 信息公开 > 计划总结

常德市乡村振兴局2021年工作总结及2022年工作思路

2022-04-12 09:55 来源:常德市乡村振兴局
阅读次数:
字号:【

一、2021年工作推进情况

2021年,常德市乡村振兴局坚持一手抓脱贫成果巩固拓展,一手抓乡村振兴谋篇开局,较好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常德市乡村振兴局被表彰为全国脱贫攻坚先进集体。

1.“四个不减”扛牢政治责任坚持人员配置优先安排、支持措施优先满足、财政投入优先考虑,确保全市推进力度、工作力量、财政投入、帮扶成效等“四个不减”。高位推进力度不减坚持四级书记抓振兴,建立起与脱贫攻坚一样高效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全市每季召开领导小组全会、每月召开工作推进会,高位调度、强力推进。工作力量配备不减。在“三定”方案未明确前,县级乡村振兴部门保持工作力量不少于20人相关行业部门设立乡村振兴办公室,乡镇振兴办(站)明确5-8名工作人员,村指定工作专干。财政资金投入不减市县两级安排专项财政衔接资金2.1亿元,比去年增加1050万元,石门县整合涉农资金投入达2.46亿元。两项帮扶成效不减全市选派驻村工作队749支,出台《驻村工作队管理办法》,明确驻村帮扶“10个零发生”目标;接续抓好结对帮扶,落实“十查一申报”。

2.“六大聚焦”巩固脱贫成果聚焦监测帮扶高标准完成全省防贫监测帮扶管理平台的开发试点任务。率先全省提出监测对象“十纳十不纳”标准。坚持“全面摸排、精准研判、群众公认、程序合规、应纳尽纳”,组织两轮全市农村人口全覆盖摸排,填好一户一表;开展针对脱贫户、低保户、特困户、重病重残和突发意外家庭的“精准画像”,实行一户一报告所有监测对象一对一帮扶,做到一户一方案。全市无1例返贫致贫对象。聚焦政策落实24个市直行业部门先后出台有效衔接的意见方案,坚持“新政不出、旧政不退”零遗漏落实政策。实施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33处,完成4364户农村低收入群众等重点对象危房改造,实现脱贫户、监测户医保参保两个100%。聚焦“两业一兜”大力扶持农业经营主体,建成家庭农场1.08万家、农民合作社7717家、乡村振兴车间589家,实现脱贫人口外出务工14.2万人,脱贫对象人均纯收入同比增长16%。落实兜底保障,做到应兜尽兜聚焦责任落实分类制定乡村振兴部门、行业部门、乡村两级、驻村工作队、结对帮扶责任人等五项责任清单。实行局领导分片指导、常态督导,组织对乡镇和市直行业部门的年度考核,持续传导压力。聚焦内生动力编印《我的扶贫故事》《我的脱贫故事》,开展“自立自强示范户”评选表彰,设立“以行为换积分、以积分换物品”的爱心超市,着力激发群众内生动力。聚焦自身建设全市乡村振兴系统开展“大学习、大调研、大讨论”,围绕乡村规划提质、新型经营主体培育、监测对象摸排帮扶、农村基层社会治理等工作开展专题辅导,提升素质本领,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积势蓄能

3.“三大抓手”推开乡村振兴抓规划提,计划利用2年时间,完成全市所有行政村规划提质工程,将提前1年完成省定目标。目前,已完成681个村庄规划成果提质以及“一带”(铁路沿线)的规划编制。抓示范创建,我市共申报成功1个乡村振兴示范县(临澧县)、185个示范创建村。各县市区都打造了可看、可学、可推广的示范片区。临澧县的环太浮山片、刻木山片、高桥蒋家片,鼎城区的谢家铺片,已初见规模和成效。抓乡村建设协调相关职能部门,大力建设农村水、电、路、气、讯、广电、物流“七张网”,积极推进“幸福屋场、美丽庭院”建设,提升乡村硬化、亮化、绿化、净化、美化“五化”水平。“我们村”数字乡村平台全国试点启动会、全省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暨厕所革命现场推进会在我市召开。石门县“两联两包”创新乡村治理体系、津市市“全域梳理便民清单,全力推进政务服务下沉”服务模式作为典型案例在全国推广

二、2022年工作打算

2022年,市乡村振兴局将按照“守底线、抓提升、谋振兴、强保障”的思路,抓好各项工作落实。重点抓好:

1.守牢“一条底线”始终把“零返贫零致贫”的底线目标牢牢守住压实摸排责任,进一步加强政策宣传,畅通农户自主申报渠道;定期组织入户走访、电话抽访,加大干部走访排查力度;每月开展行业部门数据比对共享,及时通报情况,“人防”与“技防”并举。细化纳入标准,在国家和省指导下,细化完善“十纳十不纳”标准。高度关注因病因残因意外导致收入锐减、支出骤增户,继续抓好该类户的“精准画像”,确保应纳尽纳。精准帮扶到位,实行监测对象纳入的“前置化审核”,先落实“三保障”特别是医保参保,再纳入监测。对风险点的处置“即时交办、台账管理、跟踪督办、整改销号、通报问责”,对监测对象的帮扶坚持一户一方案。

2.聚力“五大提升”。全市深入开展政策保障、稳收增收、集体经济、搬迁后扶、动力激发等“五大提升行动”,巩固提升脱贫成效提升政策保障措施,继续坚持“新政不出、旧政不退”,衔接落实各项政策。实施饮水安全“三年提质改造”行动。按照缺什么补什么,打好监测对象政策帮扶“组合拳”。提升稳收增收水平,持续抓好“两业一兜”,完成建设1000家乡村振兴车间既定目标,出台《常德市关于改革社会救助制度实施办法》,确保脱贫户监测户务工人数同比增长、家庭人均收入高于当地农户人均收入。提升集体经济实力引导扶持村集体经济不断壮大,市派驻村工作队点村集体经济不达到10万元以上不撤队。提升搬迁后扶成效不断深化安置点基本公共服务、培训和就业服务、文化服务、社区治理、基层党建“五个体系”建设,切实确保搬迁群众稳得住、有就业、逐步能致富。提升动力激发力度持续推开屋场会、爱心超市、“自立自强示范户”评选,计划于原“10.17”社会扶贫日组织脱贫群众、监测对象先进事迹报告会,大力激发依靠勤劳致富、投身乡村振兴的内生动力。

3.抓好“四个推进”。结合常德实际,谋划推进好乡村振兴各项具体工作。重点抓好:推进村庄规划提质,2022年6月底前,实现行政村“多规合一”村庄规划成果“全覆盖”;2022年12月底前,将规划成果纳入“一张图”管理,及时总结探索村庄规划服务乡村振兴的“常德模式”。同时,坚持不规划不设计、不设计不动工。推进示范片区创建按照“市级领导联点、分步滚动实施、连片一体推进”的思路,创建好示范片区。每个市级领导联点5个连片村、每个片区安排3-5个后盾单位、派驻工作队员,2年轮换一批,滚动实施,串点成线,连片扩面,逐步实现每个乡镇都有示范片区。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加快补齐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短板,持续推进“幸福屋场、美丽庭院”建设,全面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5年行动,大力提升乡村“颜值”;加快推进乡村文化振兴,深入抓好乡风、民风、家风建设,定期组织“最美婆媳”“最美学生”“最美庭院”“最美家庭”“最美自立自强户”等评选表彰,不断提升乡村“气质”。推进基础治理创新,以担负“我们村”数字乡村平台全国试点为契机,探索推进“‘四会四长’+‘我们村’”平台的村民自治模式,努力实现“德治、法治、自治”结合。

   4.强化“三项保障”强化帮扶保障切实加强驻村工作队管理,抓好四个一每两月召开一次工作调度会、每季调阅一次工作日志、每半年组织一次工作述职评议会、每月开展一次政策和业务知识现场抽测,进一步提高帮扶水平和实效。切实压实结对帮扶责任,督促帮扶责任人定期入户摸排情况、核查返贫风险、帮助或协调解决困难。强化作风保障,结合职能职责调整,进一步细化调整“五项责任清单”,全面压实各级责任。加强项目资金监管力度,确保项目实施零违规。下大力解决文山会海、督查考核过多过频过度留痕等问题切实减轻基层负担。强化氛围保障,围绕“乡村振兴的常德实践”主题,以“开设专版专栏、策划主题活动、推介先进典型、编印系列成果”为重点,抓好宣传报道;依托中国社会帮扶网,建好用好“常德爱心网”,引导社会力量参与乡村振兴。加大信访舆情处置力度,有访必核、有诉必应、有难必帮,切实降低信访发生率,提高群众满意度。

归档时间:2024-03-25
已归档